城市更新,不能脱离文化肌理 | 社会科学报
“城设”是很好的理念,它引起我的共鸣,是因为“城设”离不开城市的个性,离不开城市独有的历史积淀和文化特色,也就是文化肌理。在城市越来越趋同化的形势下,维护好城市的个性非常重要。一个城市的“城设”很大程度上是一个城市的文化肌理和精神长相。
南市发电厂主厂房变身上海世博会城市未来馆
原文 :《城市更新不能脱离文化肌理》
作者 | 武汉大学博导、文化和旅游部科教司原司长 孙若风
图片 | 网络
文化肌理是城市记忆的路标
我们正迎来又一轮城市更新。住建部近年来已发出多个文件,反对在城市大拆大建,要求不随意迁移、拆除历史建筑和具有保护价值的老建筑,不脱管失修、修而不用、长期闲置,不破坏老城区传统格局和街巷肌理。
近年来,“肌理”一词与城市联系在一起,频繁出现在专业领域。我认为这个概念能够反映文化积累、传承的基本特征,表达中国人自古以来关于“文统”、文脉的认识。有城市肌理,当然也有乡村肌理。东晋陶渊明《桃花源记》里,是一千六百多年前带有理想色彩的乡村肌理写照,实际上仍是今天临摹的样本。“肌理”一词最早与文化相联系,先是出现在文学作品中,刘勰《文心雕龙·时序》云“擘肌分理”,将这一概念向文学理论和文化理论范畴演进。
由城市肌理推及乡村肌理,又进而推及文化肌理,是期冀在城市更新、乡村振兴和文化复兴中,从“肌理”角度把握共同规律:一是传承,二是特色,三是有机。我们所处的城乡是文化的容器,文化肌理则是指引回忆的路标。
当前的城市更新与乡村振兴出现了“时代同框”,很大程度上在保护文化肌理上面临同样的矛盾和发展契机。一是旧与新的矛盾。要解决老建筑与新功能、旧风貌与新生活的矛盾,但不要把旧的东西都当作累赘、包袱。二是劣势与优势的矛盾。破旧的老城、落后的乡村,已经被拉开了与时代的距离,但走得太快并不一定都是好事,因而老城、老村又有着新的价值。三是困难群众与在地主人的矛盾。住在这里的主要是基层群众,而且有些是相对困难的群众。这些老居民有改变生活条件的迫切愿望,也有享受公共服务、过好日子的权利。他们了解这块土地,握有打开这个地方大门的钥匙。
城市更新与乡村振兴的同频共振,深层次原因是发生在城乡间的产业转换。城市更新发生的地方,有的是过去的资源枯竭了,有的是过去的产业转移了,有的是曾经的主导产业边缘化了。乡村则是在城市化进程中,农民离开农业,进入了城市的其他产业。而现在就产业而言,城乡都面临着一个有利的契机,就是加大服务业比重,而文化和旅游恰恰在服务业中最具融合力。
城市文旅多用“三针”
在城市更新与乡村振兴中发展文旅产业,大多数情况下,要用“三针”:插针、扎针、绣针。
第一针:插针,即所谓见缝插针。文旅产业固然需要大的空间施展身手,大开大合,大刀阔斧,大手笔,大制作,但是这样的机会毕竟是有限的。文旅产业是现代产业的后起之秀,很多城乡规划并没有为它预留位置。这是如今发展文旅产业的客观条件限制,用地问题仍是需要突破的政策瓶颈。但换个角度看,中小微企业为主体,仍然是文旅行业的基本特征,利用零零碎碎、边边角角的地方做项目,也是这个行业的拿手好戏。即便是大型文旅企业,特别是平台类企业,主要也是依托聚沙成塔的城乡空间和市场力量。因此,多采取嵌入法、融入法把项目锲入进去,是现实选择,也是智慧选择。
第二针:扎针,即所谓针灸。在城市更新和乡村振兴中做文旅产业,面对的往往是沉睡的文化资源,需要找准位置,拿捏方法,把它们激活。
第三针:绣针,即绣花功夫。一是针要细。粗针大线,只会毁了老的城乡面目,伤及它们的文化肌理。二是针要巧。遵循文旅规律和方法,得心应手地调动各种手段,包括科技、金融等手段,增强适应市场的能力。三是针要活。既然是“绣花”,就要有好的创意和表现手法,精思巧构,画龙点睛。
从本质上说,城乡文化用“三针”,就是文化工作进一步下沉,面向基层,面向生活,文化旅游地图将不只是几个地标式的建筑或著名景区,而是蜂巢般的文化、旅游布局。文化和旅游成为时时可享的生活,文化创造的灵感和幸福也俯拾即是。
在“前呼后应”中发展城乡文化
在城市文化发展中要加强与乡村文化发展的协调。这是城市文化发展的需要,也是乡村发展的需要,《乡村振兴促进法》中单列了城乡融合的章节。一个区域的城乡有着同一种区别于其他地方的特色文化。方言是特色文化最典型的代表,城乡居民基本是一个口音。饮食也是城乡同此风味,还有建筑、非遗,它们中藏着这个地方的文化内核,是城市之根、乡土之魂。地缘、人缘形成了牢不可破的文缘。但强调文化的在地性,并不是要混合城乡各自的功能,模糊城乡各自的面貌,而是期待城市与乡村相互补充、强化、带动。
一是要形成城市与乡村“前店后厂”的关系,城市是“店”,乡村是“厂”。城市占有人流、信息流、物流等多方面优势,是城乡之间、区域之间乃至于国际大循环的市场节点,同样也是特色文化产业交易通道。而乡村则提供源源不竭的产品、服务、原材料、人才。如能借城市更新之机,将更多的乡村特色文化产业门店安排进去,把乡村特色文化产业元素或符号嵌入进去,为老城区寻找保护、利用特色文化与获得经济效益新的平衡。
二是要形成城市文化与乡村文化“前沿后方”的关系。城市是“前沿”,乡村是“后方”。千百年来文化发展的基本格局就是,城市引领文化的潮流与风尚,乡村则是本土文化的源泉和蓄水池。
三是形成城市与乡村“前呼后应”的关系。在很长的一个时期里,文化关系是城市“呼”,乡村“应”,但是,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,已经演变成了城乡互促。在城市更新中,应该增强本土文化意识,主动对接乡村文化,到乡村文化中寻找资源、灵感,寻找事业和产业的合作对象。要考虑利用全域旅游以及其他相关机制,加强协调,促进城市更新与乡村振兴在文化上实现联动。
文章为社会科学报“思想工坊”融媒体原创出品,原载于社会科学报第1812期第6版,未经允许禁止转载,文中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本报立场。
拓展阅读
电影都市空间嬗变:城市化进程中,如何表现“地方性”?| 社会科学报